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成果
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坚持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对接国家及地方重大战略规划和餐饮业转型发展的需求开展专业建设。形成了立足四川,面向全国,以服务餐饮食品行业为专业建设特色,近年来,先后被立项为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构建了满足餐饮食品行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教研室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推进三全育人,构建了以基础知识构成+专业技能培养+岗位能力训练+创新创业培育“四维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块;形成了“(学业导师–科研导师–论文导师)三段式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共同服务学生的阶段式教师群体;设置了特色鲜明的“素养+技能+岗位”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群,有力保障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见图1)
图1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三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设计了满足新餐饮食品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教研室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依据,创造性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育相融合,设计与三全育人要求匹配度更高的“三维+三模+三课”餐饮食品人才立体式课程体系。(见图2)
图2 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课程体系
四、形成了适应于餐饮食品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育的全新实践路径
教研室通过打破校内外的组织壁垒,实现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培养过程的全覆盖,通过整合拓展优势资源,科学设计并实施了由校内外共同参与的两阶段培养路径(见图3)。通过持续建设培养现代餐饮食品产业急需人才的“课程实验、科研实践、生产实习”三大平台,创新“课内支撑课外、校内支撑校外、实践支撑教学”三方面结合的教学理念(见图4),有效满足了各阶段的人才培养需求。
图3 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周期
图4 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实践路径
近年来,教研室构建“以高职称教师为引领、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学科研团队,获校级教学成果2项、主持省校级教研项目17项,出版教材专著等9部,发表高水平教研教改论文10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服务行业需求的技术研发、服务咨询等工作,承担科研项目110余项,制定川菜地方标准9个,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编写“‘十三五’四川省食品安全规划”等发展规划2个,聚焦餐饮食品行业,为服务区域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通过践行专业建设育人实践,立德树人成效显著。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且2022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达28.3%。学生参与申请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3项,学生一作发表论文54篇(核心期刊占比52%)。近三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技能竞赛80人次获奖,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65项,省级项目103项,学生在餐饮食品创新能力方面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