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旅留痕
校友篇|烹饪之歌——我的烹饪生涯20年
时间:2020年09月11日 10:03 来源:校友服务办 作者:吴茂钊

从不认识烹饪二字选择烹饪专业,从事烹饪行业;

从放弃教育就读烹饪自考,最后选择烹饪教育业;

半工半读完成学业,走遍大半个中国,回到家乡,从烹饪技术、烹饪研究、菜系建设、教育培训、书刊编撰、继续求学,一路走来,成就我的一直离不开烹专,今日的四川旅院。

烹饪,厨师?

1997年,高中毕业。

出生在农村,远在大娄山边上一个叫青山的传统小村落,酷热的暑假,早已不属于我的天地,整天顶着红红的太阳、少有白云的蓝天,在海拔千米的地里折腾烤烟、挖土豆和水稻、包谷的中期管理。没白没黑,没日没夜,好像只求赶紧做完这些,就一定要走出去,不再回来,也真的不想再这样下去……

家长自是知道高考后,考生的感受,尤其是成绩平平之子,那一年,正在贵州大学上学的哥哥,也做着家教待在学校,筹集学费、备考研究生,本身就不知何去何从之时,更是找不到方向。

家长好心的提醒,偷偷塞50元钱,让我出去散散心,没有多少打算,直奔省城走进贵大,高校的魅力瞬间刺激高考后的心灵,校园内的来回转悠,和哥哥说起高考前寒假查看多年高考考生手册时询问过的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当时真的不认识烹饪二字,当时哥哥还解释说烹饪就是厨师,他有同学曾经去读书一年又返回高考,原因是不喜欢做菜,有无其他意思从未考究过,但深深络印在脑海中的就是我从小好吃,从小爱做菜的习惯,居然可以上大学去深造,以致于填报志愿时直接不考虑教育类专业。

清晰记得,哥哥给我150元钱,说想学烹饪就去学校看看吧。从未离开家乡,第一次进省城,单纯走进学校的我,义无反顾的踏上72元火车票的列车,前往成都,下火车、64路人民公园转13路罗家碾,四川烹专,虽然没有贵大的气势,但在我的眼中,我的心中,无比宏伟、高大,今天的流行语应该叫“高端大气上档次”哦。

门卫咨询过门卫,根据指点到达当时清江校区教学楼1楼的成人教育部,正在值班,高高瘦瘦,一脸慈祥的髙式昭老师接待我,给我详尽介绍和解答政策,说明了当年并未在贵州招生,所以无法报考,好在自199610月批准了成人教育,也就是自考烹饪专业,可以满足我的需求。自是差点高兴得跳起来的我,说明了家庭情况、此行目的和做出决定,高老师给我办理了自考的录取通知书,说了很多早已回忆不起的鼓励语和期待等,匆忙的往回赶。

出门一看,64路居然经过学校,不用转车13路,有点气急,上车,结果坐反车,赶紧赶往火车站,排队买票,居然错过当日车次,买上第二天火车时,兜里只有几块钱了,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一点印象度没有了,当时热不热,当时急不急。但是瞬间又跳上64路公交车,再进烹专。

早过了下班时间,又去和热情至极的门卫说明情况,话不多的门卫告知了高老师家门牌,还说明了高老师是高主任等,健步如飞的蹦上五楼,咚咚咚咚敲响了高主任的家门,师母一看一问,放我进门,叫出高老师,摇摇头去了厨房。许多年后,师母莫老师记忆犹新的说起当时的情况,长头发,晒得很黑,说话地方音极浓,但一看就不是坏人哦,所以悄悄给高老师使了一个眼色。高老师有和我聊了几句,打了一通电话,让我去学校招待所住一晚,并递给我20元钱,让我出去吃饱饭,别饿着。

找到住处,出门转悠。一天多的火车,只敢买一瓶玻璃瓶罐头饮料,借用其瓶子路上接开水喝,过綦江时吃了一碗1元钱的凉粉,但是这一天没有感觉饥饿。就在校园东串西跳,看见了那一排磨刀石,那种震撼当年确实比今天强烈很多,今天仍然震撼是很难有学校像烹专那样弄一大排磨刀石;也第一次去阶梯教室静静地坐了一阵,那是我们当时电影院似的教室,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里没有,在贵大时也没心思去坐过,操场、食堂都耳目一新,毕竟是城市里的学校,而且好歹也是大学。

烹饪到底是什么?是厨师?当时没有明白,现在也没有真正明白,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弄明白。烹专,成就明白烹饪也许是最多的地方,后来,曾经有老师告诉我,茂钊,你的烹饪人生,就是一首歌,一首唱不完的烹饪之歌。

烹饪,五彩?

等待是漫长的,回到家,有了目的地,心落地了,心情是舒畅的,时而响起那带着红苕粑腔调的歌声,更佳努力的干农活,想早一天做完农活去学校,想挣钱去学校,想再也不回来干这无边无际的农活了,要走出去,知识改变命运,家长也许也是这样想的吧。

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越近越着急,钱在哪儿?三兄妹在外求学,靠天吃饭的农村家庭确实很艰难,不是我一个人,全家人都急。为了我们求学,家里将承包地转包,一次性低价收10年租金都用过了,怕是要去不成学校了,我的烹饪之路难道就要走传统之路吗?打工?拜师?不敢想,干脆也不想,继续农活。

95日是学校报到的日子,大家都在计算着这个时间,虽然不敢多想,还是得计算着。家里不停奔走,想各种办法。转机出现在93日,爸爸的三哥我的三伯吴荣光,让我和他出去走走,带我去找牛贩子,让他们来把他的牛牵走,少到3000元也咬牙接受。三伯把钱数了又数,这位大我30岁,比我爷爷小30岁,当年快50岁的三伯,硬是一分不留的把这有大钞有小钞的3000元递给我,也好像是塞给了我,转身离开,留下一句,放心去读书,你爸会还我钱的。

94日,怀揣3000元钱,分成几沓,妈妈给我用针线缝进衣服里的易藏的几个角落,走山路,坐班车,转火车,用通知书人生第一次享受半价火车票到了梦寐以求的成都,这座成就我梦想的天府之国,我的第二故乡,多少年来我一年必去一次的“家”。

95日,报到。高老师见到我,非常的关心我,好像我多年的班主任,也好像就是我的家人,没有说多的话,也没有问我交不交费,直接登记报名,直接发书,发放床上用品,直接安排宿舍。回想起来,当年我好像也没有一点自卑感,更是没有去想太多的问题,反正我带的钱是不够缴纳3300多元的费用的,我还得管好我的肚子呢。背后的故事,我是不得而知,这么多年也没有向任何人问起当时的情况。

唯一的就是去成都时无论如何要去高老师家,2013年再去成都,单位安排学习,高老师搬家,到处问无果,拼命地打听,后来,去龙泉校区找到当年成教部老师、已经是办公室主任的王兰老师,说高老师生病了,好像在七医,我一分钟没多呆,跑去九眼桥边上的,带上礼物,问遍医院,后来有护士说转省医了吧,我小卖部折扣退掉礼物,直奔川医,又是傻乎乎的带礼物问遍医院,无功而返,再退礼物,离开后听到说这傻子好耍,没有理会。过了几天,同样退休的沈涛老师打电话给我说,惯例体检时见到莫老师了,而且转告了我在疯狂的找他们,还帮我要来了电话。记不起时间,但是我非常不礼貌的挂断了沈老师电话,拨通了莫老师的电话,用最快的速度去了武侯大道高老师家,见到了病重的高老师和一筹莫展的莫老师,莫老师照顾高老师也瘦了,和他们说了很多话,临走莫老师要了我的电话,说有事一定通知我,等来的是第二年再见莫老师时又搬家人民公园照顾孙孙了,再也见不到高老师了。

清晰记得入住的宿舍就是第一次去学校入住的招待所五楼,在北京从事过餐饮的乐山籍邝玺同学问起戴维刚同学的爸爸“你以前做棉纺现在转行学烹饪?”戴爸爸说是啊,我儿子学烹饪了,一屋子同学笑成一团。接下来的日子,同学们各自忙碌着,我则是每天从罗家碾为中心,在当年两边为稻田且辐射出去的大路上迈步,看餐厅,鼓着胆子问要不要学徒小工,学生兼职的学徒小工,同为贵州去的同学杨通州还陪我走过几次,我的脚磨过的泡早已记不清次数了。

开学后学习食品雕刻和烹饪基础课、素质基础课。食品雕刻课程彻底改变我对烹饪就是厨师的一贯观点,原来我哥的说法在我心中打转转。土豆萝卜南瓜瞬间变成五彩的花鸟虫鱼,倒是盖去了我没交学费的忧愁,好像就没有交没交学费的概念了,而且疯狂的爱上了图书馆,除了上课和找工作,吃饭和睡觉,卡着时间泡在图书馆。有一天,莫老师看见我就问,你怎么样?我羞羞答答支支吾吾,同行的杨通州说老师帮帮这位同学吧,找不到工作啊,详细了解后,莫老师当即不顾午休时间把电话拨到刘学治老师家,并让我第二天1点图书馆等待。

一直悬着会不会上不成学的心算是落下来了,在家里烤烟收入后,家里寄来1000元,以及解决了吃饭问题后,主动去补交了所有费用,也不担心钱会不会掉的问题了,偷偷地用刚学习的成都话偷偷地心里哼一曲,也着实睡了一个好觉,好像也真的累了,我的烹饪五彩人生是否真的要开始咯。

烹饪,艺术?

如果说食品雕刻课让我耳目一新,922日中午刘学治老师图书领我,自行车拖着我前去杜甫草堂北大门边的老成都公馆菜姑姑宴就真的让我意识到了烹饪不是简单的做饭做菜、不是简单的厨师,而是教材上说的烹饪是技术,烹饪时艺术了。

老成都公馆菜1995年成立,1997年接下经营不善的姑姑宴,一举成为当时成都七大餐饮品牌。刘老师把我带进办公室,给黄志远总厨说带个学生交给你,管顿饭。黄老师把我送去洗碗摘菜间,开始我的真正厨师生涯第一步,亮瞎眼的从未想过的剪刀剪辣椒,也是黄毛小子入厨第一笨,剪一大盆辣椒上厕所,辣得跳,辣得哭,别笑,女同学一辈子不可能体验到的感觉,厨师朋友有此经历的举手看看?

黄志远老师是川菜有名的老师傅,国外大使馆呆过多年,1982年考取今天称为中式烹调高级技师的特级厨师,后来指点我时黄老师说考试考皮扎丝,新鲜猪皮处理切丝要均匀,要颗颗可以穿绣花针;炒菠菜炒熟不变色,菜杆能站立,该脆脆该嫩嫩;还有诸如片白肉夏天冷片不化油,冬天热片不粘刀的高论。

半工半读的日子开始了,上学,我不迟到早退和请假,上班,我12点下课去上班晚到2小时,中午刚好上学上班错开,周末全天算补齐五天晚到办,从未休息周末和假期。上班第二天,洗碗,黄老师一阵风一样在我身边洗碗,和我比赛般,我洗一个他三个,没说话就走了,隔天再来,我可以真的和黄老师比赛了,黄老师说可以去帮忙切切员工餐了,一个周末,中午大家休息我切回锅肉,突然黄老师叫我把刀给他,结果把我切的肉一片成二成三。完了,自以为我也是烹饪世家,外公和舅舅和表哥们都是农村酒席厨师,我好歹也偷学过几招的小厨严重受到打击,只能刻苦练习,悄悄给师傅说天天吃回锅肉可好?不知那段时间有没有同事骂我,那个傻子天天弄回锅肉吃啊,腻不腻啊。

这后勤的主管周大爷来自农村,深知不易,悄悄帮我,创造机会让我去做员工餐,教我去厨房做卫生,自然我得偷点师哦,慢慢的,知道了吓死宝宝的一个菜居然可以卖680元,而且一桌总消费680元的要上食品雕刻组合的看盘,真好,我也偷偷联系学校老师教的食品雕刻。

很快,又有新店开张,凉菜房的主厨,老板娘的同学撒其秀阿姨给黄总厨说我新增的人考察好了,就要员工餐那里那个小伙子,黄总厨开玩笑说半天学生娃,同在凉菜房的95级师兄李宁也说我们早点上班呗,我的杂工生涯结束,摇身一变成小工。通过做好一件事达到换岗位目的的同时,真正观察、理解到厨房的魅力,烹饪的技术性和烹饪师艺术的真正概念,也是至今20年来我培养新人的标准,实力说话,嘿嘿,我很自夸不。

撒老师的严格和李师兄的谦让,更多的是两位,甚至加上黄总厨一道的指导,我快速的将学校所学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而且勤学好问,很快得到厨房十多二十人的指点和帮助,同学们有人开始羡慕我了。

期间,办公室的刘英姐姐在我到岗的3天后来告诉我,小弟娃,表现不错,公司给你5元一天工资哦,高兴得我啊,第一个月22天全勤,110元工资,人生第一笔自己挣来的钱钱。第二个月居然得了300元工资和50元店内消费的代金券,撒老师非说请客代金券不够给我兑换成了现钞。

这一工一学,半工半学,两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还真没有感觉到累,偶尔的课堂打瞌睡也控制在课间十分钟直接趴在课桌上睡觉,坚持不住时也被邓红老师批评过,说别以为考试可以过就不专心听课,我换开玩笑似的顶嘴道,确实困了,尽量坚持到课间时间吧,也被班主任老师悄悄的推醒过,还劝说放弃西南大学的工商管理自考吧,别太累,我了解你和同学们,看着我的疑问,周老师还说,我虽年纪大,但广告词说的好,我的眼中只有你,所以对所有同学都了如指掌。坎坎坷坷,磨磨唧唧,嘻嘻哈哈,南腔北调的吼几句流行曲,就到了离开学校的日子,与同学分别,此生好多同学不再相见,好多同事过往云烟,连名字都不曾记得。

 

2017年9月22日夜,从厨20周年 书写与贵阳花溪河畔

/吴茂钊

个人简历

姓名:吴茂钊

班级:1997级烹饪成教1

班主任:周祖禹

系主任:高式昭

所在行业:教育

个人简介:改革开放之年出生于大娄山边一个叫青山的小山村,四川烹专烹饪大专、西南大学中文本科、贵州大学在职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中式烹饪高级技师、高级公共营养师、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贵阳市旅游学校中西式烹饪教师,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饭店协会农家乐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中国餐饮文化大师、中国烹饪大师,贵州中国黔菜研究院副院长、贵州美食科技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贵州省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贵州茂钊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首席策划、《中国黔菜大典》总主编、《中华风味家常菜》系列丛书总主编,贵州省写作学会会员、四川省写作学会会员、四川省民俗学会会员,常年闲时奔走在贵州民族民间和全国大中城市,涉猎美食,感悟文化。横跨烹饪、教育、策划、文化、出版等多领域。出版有《美食贵州》《贵州农家乐菜谱》《贵州风味家常菜》《贵州江湖菜》《贵州火锅》《追味儿,跟着大厨游贵州》《寻味儿,一本书吃遍贵州》;《黔之味,跟着大厨吃贵州》(中文繁体版)《火锅菜》《干锅菜》《新奇特菜谱》等十余部图书,发表专业文章近千篇,曾执行主编《川菜》《贵州美食》等杂志,海内外多家餐饮企业、幼儿园顾问,时时指导厨师工作。

 

联系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 | 电话:028-84823937 | 邮编:610100 | 邮箱:SCTUXYB@126.com
蜀ICP备12008333号-2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