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党音(第二期)|听同学讲述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作者: 时间:2021-05-14 点击数:

“小图、小图本期的党史小故事有哪些呀?”

“读者你好,本期的小故事是关于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哦~”

“真的吗?我知道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但是相关的故事我知道的还很少呢。”

“没关系,下面和小图一起来听听同学们讲述的小故事吧~”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在井冈山开始了建立工农武装政权的伟大探索。面对当时白色恐怖的环境,针对党和红军队伍中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分子占多数的情况,党开始高度重视军队的思想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调查研究的思想作风、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作风,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

本期故事讲述人:蒋静彦洁 、罗余姣、王祎凡

 

(1)米缸的故事——紧密联系人民群众,遵守群众纪律

故事要追溯到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当时,敌人对根据地实行严密的封锁,物资极度匮乏,战士们常常食不果腹。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途中驻扎在莲花县的甘家村,村里的老百姓不知道来了什么兵,以为是军阀来了,便四处东躲西藏。

工农革命军进村时一个老乡也找不到。这时,部队已经断粮,战士们又累又饿,疲惫不堪。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听见村子西头传来了炊事员兴奋的叫喊声,“班长,快来呀,我找到粮食了!”原来在一间破陋的矮房墙角,发现了一口古铜色的米缸,装着半缸白花花的大米。按说没见到老乡本人就拿走人家的东西是违反纪律,但想到瘦得皮包骨头的战友们,炊事班班长心酸不已,犹豫不决。最终,为解燃眉之急,只得把老乡家里的半缸米做成了饭,让战士们先填饱肚子。当毛泽东得知此事后,狠狠地批评了炊事班班长,严肃申明革命纪律,并责令部队务必照价赔偿。因为没有那么多银元,部队临走时留下了一封诚挚的道歉信,并卷好一床棉絮放在米缸里用来抵米钱。

待部队离开后,米缸的主人陈娇枝回到家里,发现家里半缸的米没有了,米缸里塞了一床棉絮和一封信,信上写着:“老乡对不起,我们到你家时找不到人,吃了米缸的米,留下一床棉絮作为补偿,请收下。”从此,这口米缸成了陈家的传家宝。新中国成立后,陈家生活条件好了,添了新家具,唯独这口缸没有舍得换,几十年过去了,缸裂了个缝,陈娇枝用桐油掺石灰补了补还在用。1969年,陈娇枝将这口米缸捐赠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人民子弟兵自觉遵守群众纪律的动人故事,在甘家村世代流传下来。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http://www.jjjcb.cn/content/2019-03/29/content_75579.htm

 

(2)《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的故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反对本本主义》的原名是《调查工作》,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反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重要著作。在1928年下半年开始,在红军中所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其主要表现为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党的“六大”决议案。在当时,党的六大决议案中所规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我们党的发展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可是当时在党内有些人却认为“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不胜”。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一种明显的教条主义倾向。

为了从根本上遏制教条主义的蔓延,毛泽东决定搞一次深入的社会调查,然后写篇东西,以事实说话来教育大家。

1930年5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到达寻乌县城,他利用红四军发动群众之机,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社会调查,弄清了当地的一些基本情况。在寻乌调查中,毛泽东不仅实地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还召开了有50多人参加的调查总结座谈会,请与会者核对材料,讨论问题,广泛征求对调查材料的意见,真正体现了集思广益。

毛泽东对寻乌调查非常满意,通过不断的加工分析,写下了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并在写这篇调查报告的同时,还对自己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理论概括,写出了《调查工作》一文。

毛泽东的这篇《调查工作》写出后,党内曾少量印发。1930年8月21日,中共闽西特委把这篇文章翻印成小册子。于是,这本小册子便在红四军内和中央苏区的广大地区传播开来。

1961年3月11日,毛泽东要求将《调查工作》印发给参加广州会议的同志,并把题目改为《关于调查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调查工作》一文的作用和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党内许多同志要求公开发表。1964年经毛泽东同意,在《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和乙种本中首次公开发表。收入选读本时,田家英又作了一些文字修订,最后毛泽东审定文稿时,改了一个名字叫《反对本本主义》。

来源:客家新闻网http://www.newskj.com/topic/system/2015/06/28/001568376.shtml

 

(3)朱德:“不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算什么共产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

1938年,第344旅转战太行山区,连战皆捷。第344旅在沁水县端氏镇休整、学习、整训期间,朱德来检查工作。该旅长身体不好,便请求去延安治病和学习。此事得到八路军总部批准。对此,朱德认为,论资格和能力,可以由该旅23岁的团长田守尧代理旅长。旅政委黄克诚完全赞同。于是,朱德同田守尧谈话,明确告诉他代理旅长职务,等候八路军总部任命。

但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和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不同意朱德的提议,认为田守尧在资历和领导能力方面,指挥一个近万人的主力旅,似乎不够,将另派人前来任职。八路军总部派杨得志任第344旅代旅长后,田守尧就有点不高兴,为老旅长送行的聚餐会也不参加。

朱德见状,便对黄克诚说:“开个党委会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田守尧进行帮助。”于是,黄克诚召集旅党委会。会议开始后,刚开始没人发言,黄克诚先开了口,但对田守尧的批评比较婉转,不够尖锐。朱德站起来一个一个指着与会领导干部说:“你们这是什么党委会?不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算什么共产党员?”接着,他对田守尧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最后,朱德又说:“戏点到谁,谁就唱,没点到你,就不能出台。共产党员嘛!我们都要听党中央的,不能闹情绪。”在朱德指导下,第344旅经过学习整训,总结了抗战以来的作战经验和教训,在战略思想和战术指挥上,实现了以打游击战为主的根本转变。次年,田守尧经受了考验,相继被任命为该旅副旅长、新2旅旅长。

来源:北京日报http://news.12371.cn/2015/01/12/ARTI1421046398679795.shtml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内容

三大优良作风是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它是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全党统一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所谓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所谓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指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和党内外的群众结合在一起,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一切为了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正确处理和有效地解决党内矛盾,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的科学方法。

来源: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研究生部 师霞

Copyright© 2019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 邮编:610100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