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休闲学院作为四川省党建标杆院系,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构建了“党建引领、立足应用、多元协同”的育人模式。
一、以党建为引领,凝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共识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面向国家体育发展战略导向下的社会需求办学,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全院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凝聚思想共识: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多元协同为基础,通过一个目标带动、三个结合推进、五育并举统领、十育人工程落实,构建“一三五十”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党建引领育人工作的做法先后得到了多位省委领导的肯定。
二、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做好“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深化落实
一是对标职业能力要求,以体系创新提升课程育人成效。学院在形成“专业与行业融合、学业与职业一体”的专业特色基础上,不断深入落实OBE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全覆盖。为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所需,构建了“专业+专选”、“专业+行业”的专业“双+”人才培养模式,开设马术运动、户外运动、高尔夫球运动、体育传媒、体育旅游规划与赛事策划、健身运动、网羽运动等7个专业方向。学院4门课程获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5门课程获省级一流课程立项、1门课程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
二是以多元协同为路径,创新应用型育人机制。坚持政、企、校协同育人,建立了“六对接、八共同”全过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实训、实习、职业培训”三大实践育人平台。合作打造了山地越野挑战赛等多个实践IP。依托实践项目开展的创新创业项目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1个、铜奖2个,全国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2个,各类省级创新创业大赛金银铜奖20余个。
三是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在科研转化服务中开展体验式思政育人。学院依托四川省休闲运动科学管理学会、山地旅游与休闲运动开发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深化科学研究和转化服务,孵化国家社科2项、国际标准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出版著作34部,并在三州贫困地区体育扶贫项目等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广泛带动学生形成公益活动、社会服务、责任担当、爱国精神的思政教育。
四是以休闲运动文化为载体,进一步夯实综合育人成效。依托学院的休闲文化底蕴,学院组建党员教师攻坚团队,深度挖掘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捶丸”,创新出“百姓唐球”运动,先后建立了教育基地、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唐球挑战赛、首届中国唐球发展论坛,2022年,百姓唐球运动在中国体育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联合展出,学院组建舞龙舞狮、太极拳、武术代表队,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发展,进一步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学院打造的“休闲运动文化节”这一学院特色学生文化活动,已成功举办了13届,覆盖11个休闲运动文化领域,每年参与学生超过4千多人次,成为学校体育育人的品牌活动。
三、学院深耕细作,立德树人成效明显
一是学生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积极参加西部志愿计划、防疫志愿者、应征入伍、公益活动等项目。应征入伍人数全校最高,其中一年达37人,大运会志愿者、残奥会志愿者等人数超过千人。
二是学生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近4年学院学生先后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168人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155人次,学生多人次入选定向运动国家队、大学生滑雪定向国家队、青年健美健身国家队等。
三是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省同类专业前列。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首次就业薪酬高,发展后劲充足。
用心用情 落实落地 双向奔赴:运动与休闲学院以国内一流的休闲运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为目标,以“具有国际视野的休闲运动职业经理人”为育人靶向,以应用型为规格定位,以具有运休特质的十育人为根本抓手,以校、企、政、协多元协同为育人保障,从教师角度思考:“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一主题;从学生角度思考:“为谁学、学什么、怎么学”这一问题。着力打通了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和断点,构建具有示范效应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运动与休闲学院党建引领下的育人工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专业办学成果提供了“软实力”支撑,并取得丰硕成果。学院坚持“固本扬长、产教融合、多元协同、铸就品牌”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创办历史早、特长教育精、场馆条件优、师资力量强、就业前景好”5大发展优势,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已经成为西南地区最具规模、最富特色的休闲运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